第二十二章 翠松居

    林绣月看到了纸条,那不仅写了翠松居的名字与地址,也让她去那里暂居。

    翠松居在城南,其实是在城外的南边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地方也不算难找,因为是书斋,有不少孩子在那里去读书。

    林绣月心想,啊,自己难道要去当老师?

    这个想法,让她忽然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也觉得十分振奋。

    但是,自己能过关吗?教书,是需要文采很好的吧!

    她也不知道古代的教书需要什么,想起来了自己以前学过的古文,似乎还没还给老师,还记忆在脑海中,但那些古文并不算太深奥啊,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。

    只不过,不管能不能过关,还是要去试试的。

    林绣月打定了主意,包袱内不仅有纸条与衣服,还被塞入些散银。

    这些钱足够她用好久了。

    她想到的是先要换个打扮,然后才能到翠松居去,自己是女儿身,肯定不行的。

    那么,要伪装成什么样?

    林绣月想来想去,想当老师,当然是得是秀才书生之类的吧,所以,她先逛到城里,然后去选购“衣服”。

    最终,买了件书生的衣服,这是男生穿的,看起来比较清瘦些的款式,自己应该也能穿,所以就选购了这件淡青色的书生袍。

    然后她找个隐蔽无人的地方,换上了书生装。

    等到了城外的小河边,她临水照了照,看见打扮过后的自己,啊,还不错,有点像模像样的,只要言谈举止上再多注意些,应该还能蒙混过去。

    想起来古时候经常有女子打扮成男人,女扮男装什么的,自己如今竟然也来了一回。

    就是,太清秀了些。

    不过清秀的文生,也不算太出奇,林绣月看来看去,暗暗觉得好笑。

    是不是还缺把扇子呢?

    她在幻想着,于是沿途走来,看到果然有卖折扇的地方,她立即上前到摊贩前观看,并最终挑选了一柄喜欢的。

    这扇面上的山水图很令人心旷神怡,是丹青妙手所绘,虽然不是什么著名古代大画家的作品,却也必定是当代不凡之作。

    嗯,好,就这个了!

    一切准备就绪,林绣月开始往翠松居进发了。

    她沿途打听了一下,后来就打听出翠松居的具体行走路径,然后一路来到了城南。

    城外的南边,是有座小松山,山麓处最安宁幽静之处,依山而建的书院,在门前就挂了大大的牌匾,上边写着翠松居。

    林绣月抬头看看,是到地方了。

    正好看见一个老人带着幼童从里边走出来,于是她上前很礼貌地问着:“借问老丈,翠松居的主人可是冯老师?”

    那老人先打量了一下林绣月,目光中似乎出了些许的诧异,但并不明显,很快又消失不见了,点点头,“正是冯君冯老师。”

    “呃,我是慕名而来的……敢问老丈,冯老师的教书名誉如何?”

    “啊呀,说起冯老师的名声,那可是非常有口碑的。”老人似乎对冯君十分欣赏,所以听人问到关于冯君的事情,立即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。

    “冯老师原本是有钱人家的子弟,你说一般像他这样的家境,是不是就会自大自满,不思进取?要不然也会混成个纨绔子弟,成天不做正事,要不然就是为名利所累,成天想着怎么争取仕途,这位冯君却是与众不同啊,真正的读书人,没有那些世俗之气,更没有同臭气,他开了这座书斋,让孩子都能去念书,收的钱也非常少,比起别的书院,让我们长京城内外跟远近村镇的孩子都大大地省心了……”

    老人在不断唠叨着,叙说着冯君的好处,以及又说了不少书斋相关的事。

    林绣月听得连连点头,微笑,“这翠松居书斋如此出众,我很想去见识一下。”

    老人又打量了一下林绣月,笑呵呵地说:“这位相公,你纯粹是慕名而来的么?或是还有什么别的想法?”

    林绣月心中一怔,这老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,于是笑着:“说实话,小生是想来应职的。”

    “呃,应职?”老人显然一时没听懂对方的话中之意。

    林绣月轻点了点头,“就是想来书院教书,做一名老师。”

    “啊,原来如此,明白了,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老人家是否了解,书院现在可招收老师吗?”

    林绣月询问着,有点担心,如果翠松居并不需要老师,自己就无从应聘了。

    老人沉吟了一下“这个就不大清楚了,相公可以去直接问问冯先生,因为现在书院的人不多,除了冯先生本人,只有另外一位当老师的,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过多的人。”

    林绣月于是称谢:“好的,我会去问问,多谢老丈。”

    老人又笑呵呵了一声,“不客气,我老头子看相公文质彬彬的,书生之气浓郁,觉得你跟这翠松居书斋的气韵十分相和,说不定你去了真的能应征上呢。”

    “托老丈的吉言,那我就去试试好了。”

    林绣月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等她终于告别了老人,就直接往翠松居走去。

    到了大门前,看了看牌匾,有个小童立即迎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位相公有何贵干啊?”

    林绣月看到了小童,这小童看起来虽然年纪不大,却十分精灵,青衣白袜,打扮得可谓是干净利落,看起来很有礼数,显得很懂事。

    果然不愧是书斋出来的人,也都多少有些文生之气。

    林绣月点了点头,微笑说:“这位小兄弟,我想求见你们的主人,冯君冯先生,不知道是否可以?”

    “你想见我们家先生?”

    小童似乎有些诧异,好像最近没什么人一来到书斋就立即要见冯君的。

    “是的,请你进去通禀一声可好?麻烦了。”林绣月尽量说着客气话。

    小童上下地端详了一下林绣月,林绣月心想,可别让人给看出什么破绽来。

    但是她自己在水中照过,觉得自己的扮相应该没什么问题,只不过是清秀些罢了,在文弱书生中长得清秀些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。

    最好的一点,古代女子的耳洞与首饰,自己从前就没有,现在也没有,别的女子有打过耳洞,自己穿越而来,在现代就没打过耳洞,所以不存在这个破绽。

    她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,显得温文有礼,果然一派文质彬彬的书生之气。

    小童似乎也是看她的气派不凡,所以就说:“想见我们先生也可以,相公能告知一下尊姓大名吗?”

    林绣月说:“哦,小生姓……”

    她才说了两个字,忽然停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她几乎想将自己的真实名字给说出来呢,但忽然想到,怎么能报真名实姓?林绣月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女孩的名字嘛!根本不像是男人的。

    她转念一想,立即就有了注意,说:“小生姓林,单名一个安字,安闲之安。”

    “哦,林安林相公?”

    “是的,是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吧,相公先等等,我这就进去给主人说一声,至于见不见,那就不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无妨,只要你负责给通传进去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林绣月又轻轻摇了一下折扇,微笑点头。

    小童终于走了,林绣月就在外边徘徊与等候着。

    她等了一阵子,就看见小童又从大门处探出了脑袋,脸上满是笑容:

    “好了,林相公,你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啊?你家主人同意了?”

    “没错,我们先生说,请林相公到南书房去一聚。”

    “哦,太好了,多谢多谢。”

    林绣月立即就跟随了小童进入了翠松居。

    初步还算顺利,她暗中轻轻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等见了面,会有什么难题,她心中最好了准备。

    翠松居内实在是安宁幽静得很,就好像一位内敛娴雅的处子般。

    穿过了院子,只见松木处处,花圃围绕,白石的台阶,还有玲珑的亭台,与小桥池塘等,这院子里比潇湘酒家的环境更好了许多。

    林绣月轻轻吸了口气,觉得来到这里后,精神也变得更好些了。

    等穿过院门,她忽然听到一阵朗读之声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是的,是孩子的朗读声,读的书正是三字经。

    听到那朗诵之声,林绣月觉得熟悉,曾几何时,她也读过这东西,不禁感叹,有些经典确实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,古时候人们读的东西,到了现在仍然在读。

    孩子们的稚嫩声音,充满了朝气蓬勃、欣欣向上的感觉。

    林绣月听来听去,心想,这些孩子好像很小啊!是才进门读书的年纪吗?大概也就是像六七岁的样子吧。

    她听到声音是从东边传过来的,忍不住回头望过去。

    只不过,现在那里是一堵院墙给拦住了,她看不到院墙那边的情况。

    只能听见声音,听见隐隐的读书声。

    林绣月听着读书声,不知不觉有些恍惚了,思虑竟然好像又穿越了,穿越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,不,不是很远的地方,是很遥远的时空。

    这让她想起了自己还在校园时候的情景。

    啊,多么让人怀念啊。

    曾经在校园的时刻,想到这里,还是很怀念的,那时候的青葱与无忧,那时候的天真与不羁……她想着想着,忽然回过了神来,不禁苦笑。

    这种回忆,好像自己离开了校园很久远了似的,好像青春已经过去了似的,所以才来追忆这些?

    其实,只不过没多少天啊!现在还是个青春期中的少女啊。

    只不过就是这些天的经历太奇妙了而已。

    她摇了摇头,让自己别继续胡思乱想了,还是好好应付现实吧!

    没见过这个冯君,虽然佟少恭对他好像很信任,但毕竟自己是个陌生人,不知道他会不会为难自己?另外,要不要先告诉他关于佟少恭让自己来的事呢。

    她决定先试试,不说出佟少恭的原因,如果能顺利过关,那就暂时不提了,实在不行才把佟少恭的字笺给拿出来,毕竟自己想凭着个人的能力,不想先就靠关系进来。

    “到了,林相公,你先在这里坐一下吧,等等我们先生就过来。”

    并没有进入到南书房,是在院子里的,但院子里有石凳石案,另外环境幽然安宁,也是不错,这石台在一株大树下,所以遮住了阳光,显得是在浓荫之下,有一份格外的清凉之意。

上翻页

菜单

下翻页